Chun-Jie Liu

博客 - 分享个人见解

Chun-Jie Liu · 2019-08-14

立站开博

建立博客站,分享个人感悟,观点和经历。

很长时间以来,我都有写纸质日记的习惯,偶尔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经历进行总结。纸质版容易丢失,而且很难有机会再次翻阅便开始写电子日记。多数情况下,电子Note方便自己对着电脑无所事事的时候,打开记上几笔,翻看一下往期日记,顺便修改一下错别字和标点错误。我总是在写所思所感时,不太会注意错别字和语句。一股脑的都敲击出来了。在翻看往期日记时,总是会看到一个句子里面好几个事情。可能是当时突发联想,但是没有很好的组织语言,只写了关键字句。大学时期,给自己定了个习惯,要求自己语速放慢,慢慢把要讲的内容说清楚,一句话里面有几个点很容易跳脱和偏离主题。写文字也是同样的,再看前期的文字时,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。后来写文论文,写标书了才慢慢得以改正。但仍需要更多的练习,特别是标点用法和基本的语句的逻辑。毕竟是要正式发表和给专家看的,通篇跳跃,不知所云肯定是会毙掉的。习惯是一个长期坚持下来的结果,文字和说话能够体现人的状态,经过一些学术写作的训练,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交流变得流畅而且也不那么跳脱了。所以开此博客的目的,一个是分享,另一个是练习,以期变成更优秀的自己。

信息冲击

在博客兴起时期,总是担心自己写不好内容,所以没有跟风来开博客站点。后来到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时期,周围很少人用微博,偶有同学老师会在朋友圈里面分享小孩和发表的文章。再后来就是微信公众号时期,这个时期,我关注了一些领域内优质的公众号,比如科学网、小张聊科研等。同时也关注了一些正规媒体,比如澎湃和新京报。如果没有这些正规媒体,我可能很难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。有同学建议我像“Y叔”一样开一个公众号,专门来写技术和知识文章。当时确实开了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,由于闲麻烦和懒,一篇都没有写就因长期未使用而被系统关闭了。再到现在的短视频时期,信息爆炸的同时,也是信息隔离(信息茧房)。现在的互联网APP的顺人性设计非常优秀,基本上让人无限期待下一个内容,又让人产生错过信息的焦虑。同时,也有大量“震惊”,“不看后悔”的垃圾文章涌现。大量垃圾内容挤占的是有效时间。我在Twitter上关注了一些教授和杂志,以及邮件订阅了CNS。有段时间,总是担心漏掉了跟自己相关的文章,不停地检查邮件和Twitter。后来冷静清醒下来,这些内容就算真的错过了,也不会有什么需要惋惜的。即使错过了,有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搜索到的。我跟爱人都没有短视频APP,但是很难阻止小灵儿的爷爷奶奶带着小孩子看。我跟爱人经常劝说父母不要让小孩子一直看短视频,有时候也很欣慰于父母给小孩子拍短视频给我们分享。毕竟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短,爷爷奶奶带着出去玩的时候能够记录下她美好的瞬间。回归问题,大量信息冲击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独立思考,只会产生焦虑。现在检查邮件、Twitter以及相关订阅号的频率已经降低很多了。并且让自己相信,这些信息没有触及到我,是因为我不是它的靶标受众,而不是为错过而焦虑。毕竟时间精力有限。回顾几个内容分享方式,博客比较适合我。它小众,不会有人回复,主动搜索到的人看到的也是这个里面有价值的博文。因为小众,所以可以写的相对随意。因为不会有人回复,所以也不会有情绪波动。有价值的文章可以被搜索查阅,而不是订阅后忽视。

隐私保护

在接收大量信息同时,分享和参与内容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。短平快的互动总是冲动和非理性的,一时情绪宣泄可能留下痕迹。例如教授发表不当言论,招致非议。为了保护隐私,我跟爱人几乎不会在公开网络上发表言论。就算非常赞同或者反对文章内容,也仅是一看而过。我注销了一些非必要APP,而且很少分享个人和小孩子的照片和视频。同时也几乎不再注册新的网站或者APP。读博士期间,有同学惊讶于我的结婚和有了小孩没有通知他。后来,我就单独给一些关系好的朋友发发小孩子的视频。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几乎是无法避免的,只能尽可能减少网络痕迹,积极参与真实生活。可能说这些与我开博客相矛盾,其实不然。人们都更愿意展示自己想要别人看到的一面,我更愿意分享的是主动准备的内容,比如这个Google Scholar、GitHub等能够展现专业能力的一面,而不是被动的不经意间泄露的信息,同时分享一些专业内容能够帮助其他人也是非常令人高兴的。